建筑工程中,把钢筋植在墙体内才会更加的结实耐用,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在建筑中为什么会用到植筋?什么情况下会用植筋?为什么不采用膨胀螺栓代替植筋?
在建筑中为什么会用到植筋
植筋的原因
目前石化装置、化工装置或其它非民用建筑的工业装置,在施工过程中多采用植筋,其主要是相关工艺专业设计的复杂性引起的。就石化装置、化工装置而言,建筑结构上的设备成百上千台,管线成千上万根,仪表、电气的电缆管架也很多,加之消防管线等,管线数不胜数!这些管线都需要支承,都需要建筑结构专业给予支承设计,这需要相关专业就支承位置、支承受力性质、受力大小、约束条件等提出详尽的设计条件,按照目前国内的做法,结构专业采用在施工时预埋钢件(预埋件)的做法,对相关专业的设计要求给予实现。
但石化装置、化工装置不同于民用建筑,民用建筑方案设计周期长,涉及的专业少,与石化装置、化工装置相比,民用建筑需要的预埋件少之又少。而石化装置、化工装置在如此多管线、如此巨多的预埋要求下,在设计过程一蹴而就,完全准确几乎是不可能的,这就带来了结构施工完成后,需要后锚固系统(即植筋)对相关工艺专业的要求得以实施。就岳阳煤气化装置为例,它是国内首次引进、世界上规模最大的Shell粉煤气化装置,如此大的工业化水平还是首例,技术新、工艺复杂,其中的煤气化框架之高、荷载之重也是石化装置之最,每根柱下垂直力达3000吨之多,这是民用建筑所不能及的。由于石化装置投资大、期待回报快、力争早日投产的特点,该工程的设计周期和施工周期极短,又加之空间高度极高(对工业建构筑物而言),工艺、设备布置复杂、工艺管线量大且布置交错,框架上涉及的专业较多,难免“打架”,更难免遗漏或不能准确断定预埋件的位置,因此,采用后锚固的确是难免的。
什么情况下会用植筋
我国的原建设部早已颁布《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》(JGJ 145-2004)。
其目的是认为后锚固技术必不可少,为使后锚固的设计与施工做到安全可靠、技术先进、经济合理。
顾名思义,后锚固相当于先锚固(预埋)有施工灵活、简便、位置准确、减少浪费重复预埋的优点,也有其与锚固材料关联度较大、受力状态比较复杂等缺点,加之国内后锚固材料起步晚,材料差等原因,国内的后锚固市场几乎被德国、日本、瑞士所占领,施工中常用的只能是国外的材料,价格较高,不经济。
随着旧房改造的前面开展、结构加固的增多、建筑装修的普及、后支承的普遍等,后锚固技术在国内发展很快,成为不可缺少的一种结构连接技术,其实它并不是一种新技术,在国外已相当普遍,尤其在欧洲、日本、美国等已几乎不采用先锚固(预埋)技术,在我国也将越来越普及。
为什么不采用膨胀螺栓代替植筋
诚然,膨胀螺栓在民用建筑的后锚固中以前还是常用的,但现在用的不多,只是在普通民用建筑的装修中应用而已。在煤气化装置的后锚固没有采用膨胀螺栓的原因,是因为石化装置中的预埋件承受荷载较大、受力性质复杂,每个预埋件上承受数十吨的拉压力,而且多数预埋件不仅承受拉力、压力那么简单,还有弯矩、剪力、扭力、动力,在如此复杂受力状态下,采用膨胀螺栓是受力所不允许的,也是极其不安全的!再有现在的楼板采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是较高的,一般采用C25~C35,甚至还高,对膨胀螺栓的实施是很难的,也是不可靠的!